长沙柏展五金制品有限公司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正文

纺织服装企业:转型还是不转型,这是一个问题

编辑:长沙柏展五金制品有限公司  时间:2018/06/26
一直以来,我国服装出口量不断增长,在庞大的数量背后,我们服装企业实际的利润有多少呢?据调查显示,我国服装面临着量多利薄的尴尬局面,我国品牌利润仅为国外品牌利润的三分之一。“出口8亿件衬衫,才能买一架A380空客飞机”的尴尬局面,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。

受金融危机影响,自2008年开始,我国服装出口量锐减。就南京而言,南京外贸自2009年底开始快速下滑。2009年,南京累计进出口总额达337.6亿美元,同比下降16.9%。

于是,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眼光放到了国内。对于中国服装行业而言,出口转内销成为了解决外贸企业过剩产能的重要途径。出口订单的急剧减少,再次加快了这些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的步伐。他们有着巨大的产能优势,有着可靠的质量和工艺保证,众多的企业也有着强大的资金实力。但是,这看似繁荣的背后,也有着企业的艰辛。

虽说国内的服装消费市场十分巨大,但这个十分巨大也不是无限大。国内一线品牌竞争的激烈程度大家有目共睹,现实中大部分纺织服装品牌都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,甚至于处在为求得生存而挣扎的尴尬境地。而且,随着国内通货膨胀的加剧、物价的上涨,老板姓的购买实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受到了削弱。

内销市场空间越来越有限,转攻内销市场的出口企业恐怕分不到期望之中的蛋糕。中国第一纺织网总编辑汪前进分析,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,中国经济乃至内需增速也必然放缓,而服装属于可选择性的消费,消费信心的下降必然影响到未来人们在服装上的支出。“内销”看起来很美,但却是困难重重。

转型困难重重,是否意味着完全没有希望了呢?答案是否定的。只是现在需要转型的企业要做到不被假象迷惑,经得住诱惑,分清馅饼和陷阱。

实际上,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,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将企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内销优势,从而打造内销市场的竞争力。对于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处于转型中实力强大的企业而言,要将企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内销优势,必须实现三大转变。

首先是从品牌制造商向品牌运营商的转变,从“中国制造”到“中国创造”。外销模式下,企业是品牌制造商,他们做的就是按照既有的品牌要求进行订单生产和服务,充当的是国际品牌的“幕后英雄”;内销模式下,企业是品牌运营商,“幕后英雄”必须走到台前,需要拥有自己的品牌和市场,需要从头开始建立自己特有的品牌体系。在这一点上,国内的“张小泉”模式,就很值得我们借鉴。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,近十年来,中国的各行各业纷纷以此方式建立自己在市场的品牌影响力。从最初的化妆品、服装、皮鞋、运动鞋行业搞品牌连锁加盟,到今天的屈臣氏、周黑鸭、座上客……你能看到的是各行业连锁店铺运营模式遍地开花的结果。

其次是从产品导向向市场导向的转变。没有哪一个企业可以忽视市场而生存。所谓“市场导向型”,就是要紧跟市场脉搏,调节生产动向,优化资源配置,从企业内部去获取国内市场竞争的主动权。

第三是从B2B向B2C模式的转变。在B2B模式下,企业对于需求的把握会跳过终端消费者直接面对国外品牌企业,企业按照简单的流程照单生产、供货。一旦转向B2C模式,没有了客户的订单,企业需要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,由于对消费者缺乏真正的了解,短时间内也无法找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方法和途径,故而容易产生迷茫与彷徨。

路漫漫其修远兮,纺织服装企业必将上下而求索。外贸转内销是面对新战场的新战争,实现转型,企业不仅要有持久战的准备,还要有舍得的气度;不仅要掌握转型的方法,还要有借力的智慧。前途光明,但道路艰辛。